目前分類:網通與儲存裝置 (1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轉眼時序又是楓紅時刻,大啖肥美秋蟹的季節就要過去,轉眼一年感覺就又要過去了,整理著電腦裡的諸多相片、影片、資料、文件,尤其是累計一年又一年的家人出遊與家庭時光、每個月的評測資料與開箱相片,心理既是滿滿成就又是足足憂心,憂心這些數位資產的安危。

.S01_thumb

圖 S01 數位資產價值遠遠高過硬體n倍。

 

 

儲存裝置的領域竟是如此寬廣與深奧

回想幾年前跟網路上的網友小聊一下,發現同為數位時代的數位工作者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與一個重大的病症,一個問題就是硬碟或是資料光碟多到櫃子放不下或是不知道東西該存到哪裡去,在這資訊爆發的時代。而一個重大病症就是資訊恐慌症或是擔心資料遺失症候群。

當然,上面這些症狀熊都有…XD,也幸好硬碟的容量來到新高而價格隨著時間與容量上限的往上推而越來越便宜,所以由舊硬碟開始將資料慢慢搬移與整合到新的”大硬碟”裡面。

整理…是件費工費時間的事,還記得熊年初的時候分享過的"工具組合”嗎?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友(還有朋友)真的是有認真看文,感恩哪!因為有人看過” 別人品茗博弈我們哈茶聊組新機該注意的事,小茶栽堂桂花烏龍好喝。”這一篇組裝新機的經驗分享文之後…希望熊能夠也把他手上的500GB硬碟拿來請熊幫忙換新,因為他在CrystalDiskInfo的軟體上偶爾看到警示、偶爾沒有警示,感覺很不安心,所以想要做故障更換的動作,跟熊一樣換一顆新硬碟回來,他覺得部落客有特權…不然換一顆新硬碟哪那麼容易。

 

送修前記得先確認保固期

說真的,很多人大概都有跟這個朋友的經驗與送修的煩惱,不過他剛剛問的其實包括兩個問題,既然要跟大家分享更換硬碟的經驗就乾脆兩個問題一起講,希望對大家的擔憂或是疑慮都能有幫助。

.1

上網查詢或是去電客服都可以幫忙確認您的硬碟是否還在保固期

 

 

首先是硬碟是不是真的壞了?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長年都在摸資訊與3C商品,也常常接到一下諮詢與需求意見的提供,說真的~資訊(iT)3C這個領域就跟他的名稱一樣的難搞與累人,怎麼說?因為”資訊”會因人而異,基本上來講資訊的本質是”資料”是一個事實,資料經依需求而加工或者是被吸收者吸收且成為有意義或是具有價值時就變成為資訊(蔡至欣、賴玲玲,2011),反之這資料可能就變成垃圾而無用,而且資訊(iT)3C本身都在生產、蒐集與獲得及分析暨運用資運與資料,加上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面貌或是意義呈現,所以是複雜、很複雜、非常複雜(complexity喊3次就是3C啦~…..冷~~)。

.B00_thumb

圖 B00 就因為需求與環境可能是複雜的,所以商品設計就會考量到變通性。

 

 

不只因時因地制宜、還要因機而選!

最近都在關心外接硬碟,實在是因為資料蒐集越來越多而資料因為時空及科技進步之因素很多都是大容量的數位影音資料與數位出版品,當然家庭出遊的溫馨時光與水秀山明的風景照也都是體積不小的甜蜜負擔,岔一下話題…這年頭數位相片興起誰還去洗照片哪?除了特定需求洗出來慎下的不就是找顆硬碟還有數位相框給他塞進去,所以硬碟的需求就多了起來錢就得花下去,還好現在硬碟便宜拿沖洗相片的錢來買硬碟可以存到地老天荒,不相信?你算一下:算洗一張3.5元好了,硬碟500G 二千左右所以1G大約4元而數位相片常見大約都在2~4MB,所以1GB就等於 1024MB/4MB 大約 250張相片,就算一張3元超低價洗出來保存也要花750元,所以如果真的500GB都是相片也都要洗出來那照相館一定削爆你一定哭到斷腸…所以真的還是硬碟划算 (是不是真的非常複雜…XD) 。回提…所以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解目前市售的2.5”外接硬碟之後,發現熊的需求可能還是乖乖的選用容量由1TB~4TB區間的3.5” Seagate Backup Plus Desktop DRIVE好了,重點是這要搭配家裡的桌上型電腦主機使用,所以也算是因機制宜的結果。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常常跟朋友聊起一些關於PC與MAC間的異同與消長史,說真的恩怨情仇還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述說分明,但是認真地講”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以及設備與介面的”使用效能”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雖然很多人都把APPLE的再崛起歸功於”設計”但是APPLE在垂危之時他的設計在當時也算是前端與人性但是當時就是敗在軟體的手上,所以優越的硬體還是要有能幫襯與相調和的軟體才有獲得消費者青睞與出頭天的日子。

.S01

圖 S01 摸了幾天的Seagate Backup Plus對硬體的介面是很喜歡。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家都在講”友善使用環境”、強調”使用效能”(優使性),但是你的電腦資料安全保管與交換及整理的”友善環境”您建構了嗎?想要提升操作效能換SSD與其他裝置,但是資料的安全性與交換便利性這些會影響整體觀作環境的”使用效能”(優使性)您注意到了嗎?

.R00

圖 R00 打造2.5吋裝置最友善使用環境與提升SSD可靠度就是這組合。

.R01

圖 R01 RAIDON努力打造儲存裝置可靠友善與透通的環境。

所以在這一篇中您可以回憶一下InTank iS1010-2S-S2還有看到InTANK iS2420-2S-S2與R2420-B3的開箱文以及R2420-B3的效能與使用測試。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然是Back to School季節效應…,問隨身硬碟應該怎麼買的人也多了一些起來,老師不是有講嗎?老師有講你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在聽?(張老師模式執行中…),就說了嘛~挑選硬碟是門學問…!

.P00

圖 P00 挑選隨身硬碟也是件不簡單的事容量外觀形式與品牌….

 

 

先聊一下隨身碟這檔事

隨身碟這名詞不新,在硬碟逐漸步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所以一度有硬碟抽取盒、外接硬碟盒等等的裝置興盛與不可一時,也有像SyQuest等先進廠商推出一系列內置與外接的抽取式硬碟盤讓硬碟隨身帶,當然高端有人買經濟端也有人設法,就是在硬碟價格親民之後就整顆硬碟帶著走動到哪就拆哪的桌機然後接上使用,這也曾經是大學生最常用的隨身碟(說不定支援熱插拔的概念源起於此哩…),不過就在幾年前的一場革命… USB FlashDisk給隨身碟注入了新生命,這下子由”隨身硬碟盒的隨身碟”到”專門為攜帶而生的隨身硬碟(3.5”/2.5”)型隨身碟”加入了可以揣入口袋的”FlashDisk USB隨身碟”,這下子買”隨身碟”馬上變成是一件複雜的事(雖然原本就不單純),要買隨身碟要先問自己要買的是”隨身硬碟”?還是”USB隨身碟”…還沒進入主題是不是就已經覺得…跟前面分享過的” 開箱五款市售2TB 3吋半大容量的硬碟效能評測”裡提到的……說到挑選硬碟還真是門學問!而且困難重重……,真的啊!因為張三李四各有需求、王五趙六各有環境,加上每個人的個性企圖與預算也不相同、加上青菜蘿菠各有所好…..所以買隨身碟也一樣困難,簡單要做的就是先弄清楚你需要的是”USB口袋隨身碟”還是”隨身硬碟”。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箱新開WD Elements自家PK實證USB2與USB3的效能差異

最近在找小體積大容量的外接硬碟嗎? 熊也是,雖然熊身邊已經有一堆大大小小的外接式硬碟由20GB~1TB,由2.5”~3.5”外接都有而這還不包括桌上隨處可見的隨身碟…。不過基於職業因素所以有職業病…那就是資訊恐慌症中的”資料安全擔憂”這一個病徵,所以一直會擔心與需要因資料屬性分類與依任務編組來儲存資料,所以不同的隨身硬碟與隨身碟就變成很好的分類保管與分任務執行的工具了。(也瞭解一下 USB 3.0 與 USB 2.0 介面的傳輸速度差異)

 

 

好厲害的紅螞蟻WD 2.5” 2TB硬碟

.W00_thumb[1]

圖W00 逛賣場才驚覺…甚麼?2.5”外接硬碟已經來到2TB。

人家說”好厲害的紅螞蟻”(請用台語唸更傳神),WD猴賽雷已經推出2TB 2.5” 小體積大容量的外接硬碟。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飛逝如梭而回憶就像是乘著飛梭穿越時光回到值得回味回想的當時,而每一個酸甜苦辣的當下所記錄下來的點點滴滴就成為聯繫兩點的時光飛梭。

儲存裝置已是人類重要的設備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想起來以後的學子可能更難理解”卷”這個字了,數位化的洪流與資訊暴增的年代”書”已經經過數位化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檔案”,萬卷書也已經不用”藏經閣”來收藏,只要一顆大容量硬碟……這書就已經不只可以收藏萬卷了,還有相片、影片、書信等生活點點滴滴或是商務與學術種種資料;這感覺就像當下的新生代已經很難理解”一張磁碟片”所代表的意涵還有不能理解他的父母(或祖父母)當年大學電腦課是用打孔來輸入與記載資料的…。

提到了硬碟……看看收藏的各品牌”骨董”有5.25”半高型、5.25” 1/4高型、3.5”、2.5”、1.8”…,Conner還有人記得嗎?Quantum有人知道是啥嗎? Quantum被Maxtor收購然後Maxtor被Seagate收購、IBM硬碟部門賣給Hitachi(日立環球)現在Hitachi這牌子又要消失了,硬碟生態的轉變持續進行中……,好了!不沉溺於回憶還是要活在當下,現實的iT科技環境下500GB硬碟已經是入門機種、1TB硬碟是主流而2TB硬碟已經在醞釀隨著大家手邊”收藏品”更正是手邊的資料的成長2TB硬碟隨著它的價格親民化成為大家的儲存裝置主流應該非難事。

.01

圖01 市售5款硬碟排排站。

 

 

挑選硬碟是門學問

說到挑選硬碟還真是門學問!而且困難重重……,真的啊!因為張三李四各有需求、王五趙六各有環境,加上每個人的個性企圖與預算也不相同、加上青菜蘿菠各有所好,所以每次遇到親友或是網友問到買哪一顆硬碟比較好?這大哉問的天大難題熊就頭皮發麻,因為了解越多看得越多就越難”簡單”的給一個建議,偏偏大家都覺得建議買那顆硬碟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家忘了硬碟也是科技產品CPU大家會說有大鵰可以上6G可是買到小鳥的也大有人在,硬碟經過數十年每家還活著的或是有故事的老硬碟公司也都有不同的好壞風評與歷史,加上不同的環境系統與測試軟體等等內在與外在因素……所以真的要推薦您買哪一顆硬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這也就成了寫這一篇開箱評測文的動機,有了動機就要有行動,依著身邊好友與自己的需求就湊齊了這五顆目前市場上買的到2TB硬碟來進行評測跟大家實機實績驗證與分享,這樣要買硬碟的人您就自己看自己決定買到大鵰自己爽買到不滿意的也別不開心因為手氣總不會一直背下去,這次買的不滿意那下一次應該會開心得意(希望與期盼啦!)。

 

 

2TB硬碟的簡單採購心得分享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開出來的條件與預算也不同,還有”個人喜好”的支持與選擇,所以熊這一次湊齊了6顆2TB硬碟的需求然後去進行採購,採購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因為很多店家都說缺貨,還有Toshiba已經說要推出2TB硬碟但是還沒看到產品,Hitachi的2TB因為是末代產品了所以也只有一兩家有貨,WD紅標2TB店家說缺很久、藍標沒出2TB、黑標也是只有兩三家說有貨,還有Seagate因為一年保轉兩年保的關係很多店家手上都沒貨,有一年保的店家想要出清所以價格比較好談、兩年保的要特別多找幾家問才有問到,所以以上的這麼多狀況讓簡單的硬碟採購變得複雜與疲累,不過還是順利完成任務帶回了這些戰利品。

.02

圖02 簡單的五顆市售2TB硬碟花掉熊不少的時間。

還有漏網之魚,就是WD的紅標2TB與Toshiba的2TB硬碟等日後有機會再來補齊進行測試與分享。

 

 (請點擊 >> 閱讀下一頁)

測試數據搶先分享

經過長長的一段時間的測試,熊取得了這些測試數據就先讓大家看看總表,然後個別的開箱與測試就依次依品牌縮寫分列於後逐一呈現,有Hitachi HDS723020BLA642(日立 7K3000 2TB)、Seagate ST2000DM001(希捷 Barracuda 2TB-3碟版)、Seagate ST2000DM001(希捷 Barracuda 2TB-2碟版)、WD20EARX(WD綠標 2TB)、WD2002FAEX(WD黑標 2TB)等共五顆市場買得到的2TB硬碟。

因為採用了多達6種測試軟體所以有些數據沒辦法在總表中全部呈現,這樣表格沒辦法具體呈現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所以採用了5分計分表方式與部分數值抽樣表來跟大家分享。

先呈現的就是5分計分表的統計圖表。

.03-市售3吋半 2TB 硬碟測試總表-5分評比表

圖03 五分計分表將表現排名最好的給5分依次到1分。

由圖表中可以看到每一顆硬碟都有他的特性與表現及得分,測試的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TTO Disk Benchmark、Diskmark、HD TACH、InhouseTek.com DiskBenchmark,還有幫忙讀取硬碟資訊與溫度的CrystalDiskinfo及HWInfo64等軟體,另外就是將保固期也列入總表保固五年的給5分、三年給3分、2年給2分,另外就是2012/08採購到的價格最便宜的WD綠標給5分、Seagate一年保雖然價格跟WD綠標價格在伯仲之間但是特價出清不是常態所以

還是以兩年保的價格來計分給4分、Hitachi 3千多未過四千元給3分、WD黑標5千多所以給一分,溫度與保固以及售價會因為使用的環境及消費習慣與市場機制而有所不同與變化所以僅提供參考作用,總表中列入是方便一般使用者整體閱讀方便,專業玩家與進階使用者請多參閱隨後的各機型個別開箱與測試數據及圖表。

另外製作了堆疊型統計圖表,幫助大家用簡單的方式來看5分表各碟的得分表現與其他碟的差異對比。

. 04-市售3吋半 2TB 硬碟測試總表-整體呈現圖

圖04 以能量堆疊型的統計表來協助大家了解總體測試的表現。

由上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差異,但是熊這裡也要再次提出呼籲與說明,首先因為五分表給分制度的關係評比本來就是要給分形成差異,但是圖形中的差異是存在與正確,但是差異不一定如五分表中來的這麼的大,比如WD的綠標WD20EARX在這裡敬陪末座,但是事實上他不是效能低到不可用WD20EARX在某些測試軟體中的讀取(READ)成績甚至是很優的價格又是裡面最便宜的,還有像是Seagate ST2000DM001雖然有3碟與2碟版在圖中看來也好像彼此性能相差很大,但事實不然ST2000DM001 3碟版在某些成績上也是比2碟版來的高而且性能還是比價格較高的Hitachi 7K3000的HDS723020BLA642來的要好,不過Hitachi HDS723020BLA642 的三年保固與合宜價位以及在溫度上是比ST2000DM001 3碟版來的優勢,經過這樣的簡單補充說明您就應該更能體會”建議購買硬碟”這件事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所以再補上一張具數據的總表幫忙大家了解這五顆硬碟間的關係與差異。

.P05-市售3吋半 2TB 硬碟測試總表-數據

圖05 具數據的總表、這數據也是部分摘取詳見以下的個別開箱測試圖表。

上表中紅色標記為最佳數據黃色標記為次佳提供大家配合5分統計表參考使用。

相信看過上面的統計圖表與數據之後應該不難發現各家廠商與各個版本的硬碟之前其實廠商是有不同的技術採用與策略,所以再加上各家測試軟體的特性與取樣的不同標準所以難以以單一的測試軟體來評論硬碟的效能,這也就是為甚麼每次熊開相像是HDD或是SSD等等儲存裝置的時候都要跑上4~7項軟體來測試,如果加上當系統碟的話連系統測效與繪圖及遊戲等等也都會給他跑一跑這樣下來2~3天就被測試給測掉了,常看熊文章的人應該了解開箱是件嚴肅的事辛苦的事還好也是件有挑戰性與熊有興趣的事。

 

 

測試平台

這是這一次擔任測試的平台,也是剛剛測試過一系列儲存裝置的平台,包括SSD與磁碟陣列(RAID)等等,對測試平台的系統(環境分數)表現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相關文章(見文末參考資料)詳閱了解。

.06

07

08

圖06-08 測試平台與使用介面與受測設備的連接與放置方式

這次的實機測試平台的規格是:

受測者

Hitachi HDS723020BLA642、Seagate ST2000DM001(3碟版)、Seagate ST2000DM001(2碟版)、WD20EARX(綠標)、WD2002FAEX(黑標)等共五顆2TB硬碟。

其他規格

CPU: intel Core i5-2550K

Cooler: ThermalTake Frio Advanced

MB: GA-Z77X-D3H

RAM: Patrist PC3-17000 8GB Limited Edition Kit記憶體

VGA: Sparkle Nvidia Geforce GTX 560-Ti

HDD: 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

ODD: Pioneer BD-ROM BDC-202

CASE: ThermalTake Spacecraft VF-i

POWER: Antec HCP Platinum 1000w

OS: Windows 7 64位元旗艦版。

 

 

環境溫度與受測品的重量資料統計表

空調設定28度開啟狀態。

.09

圖09 室溫25.5 ℃、濕度50%

.圖表-溫度表現

圖表-溫度表現

另外以下開箱中均有將硬碟進行磅量,統計如下。

.10

圖10 市售五顆硬碟的體重統計表

 

  (請點擊 >> 閱讀下一頁)

開箱Hitachi HDS723020BLA642評測

外觀與重量

.11

12

13

14

15

圖11-15 開箱與外觀檢視

軟體實測與測試系統環境與溫度截圖

.16

17

18

19

20

圖16-20 六種測試軟體與兩套工具的普測成績

 

 

開箱Seagate ST2000DM001評測

外觀與重量

.21

22

 

23

24

25

圖21-25 開箱與外觀檢視

軟體實測與測試系統環境與溫度截圖

.26

27

28

29

30

圖26-30 六種測試軟體與兩套工具的普測成績

 

 

開箱Seagate ST2000DM001-2評測

外觀與重量

.31

32

33

34

35

圖31-35 開箱與外觀檢視

軟體實測與測試系統環境與溫度截圖

.36

37

38

39

40

圖36-40 六種測試軟體與兩套工具的普測成績

 

 

開箱WD20EARX評測

外觀與重量

.41

42

43

44

45

圖41-45 開箱與外觀檢視

軟體實測與測試系統環境與溫度截圖

.46

47

48

49

50

圖46-50 六種測試軟體與兩套工具的普測成績

 

 

開箱WD2002FAEX評測

外觀與重量

.51

52

 

53

54

55

圖51-55 開箱與外觀檢視

軟體實測與測試系統環境與溫度截圖

.56

57

58

59

60

圖56-60 六種測試軟體與兩套工具的普測成績

 

  (請點擊 >> 閱讀下一頁)

測試成績統計圖表

看過剛剛每一個受測者的開箱與測試之後相信您應該能夠依據自己的需求與預算來挑選自己的硬碟,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技術背景與觀點,每個廠商也都有他的市場產品定位與技術引用的考量,所以有些成績在循序讀取(或寫入)時不是最高分但是在512K或是4K…等等的讀取(或寫入)卻是這五者之間最佳的,這也就是為何熊會強調根據使用者使用環境與習慣及預算來挑自己需要的硬碟才是最正確的。

以下的呈現的是這五顆硬碟各軟體測試的統計圖表方便大家快速參考之用。

.圖表-ATTO Disk Benchmark

圖表-CrystalDiskMark-Read

圖表-CrystalDiskMark-Write

圖表-Diskmark

圖表-HD TACH

圖表-HD Tune Pro 存取平均值

圖表-HD Tune Pro 隨機讀取IOPS值

圖表-HD Tune Pro 讀寫平均值

圖表-InhouseTek.com DiskBenchmark

看過這九張統計圖表之後是不是對2TB硬碟的特性與效能更加了解了。

 

 

測試心得

對於Toshiba在這一次未能加入戰局感到遺憾、對WD紅標也是,希望不久的日後也能取得然後開箱評測讓2TB硬碟的測試資料更加的完整,依著現在的生活習慣與資訊增長的速度,2TB硬碟慢慢成為使用者的主流是早晚的事,事實上隨著硬體與作業系統的支援到位未來3TB與4TB的裝置應該會有更好的效能與可期待的應用,不過看未來還是要活在當下而且是要活得有自我與客觀,挑選任何自己要用的東西的時候要先想好自己的需求是?使用在哪?預算多少?就像這次採購過程中已經有好多的店家服務人員都會先問一下是當系統碟?還是資料碟?使用在裝機?還是養動物使用?所以自己的自我需求評估很重要,再來就是做功課了,做功課不能單看一樣數據或是資料,記得硬體廠商有他的市場觀然後來導入他的技術到產品之中所以有產品別,各家測試軟體又因為有他的自我背景技術與觀念所以取樣可能不同也因此測試相同的硬體效能就會有不同的成績呈現,甚至同一套軟體測試同一顆硬碟也會有數據不同的時候,這時候多看看不同的測試成績與了解一下測試的背景與環境就是您要做的功課了。

.71

圖71 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真,因為呈現的條件或是機率的關係可能成績就不相同了。

像上面這張範例只是三次測試中的一張,另兩張成績大約都是呈現150左右的讀取成績(以CDM為例)但是另外的ATTO測試與DiskMark測試成績卻是約略相同相差幅度不大,這裡也不是說CDM不對或是不可靠而是意思在於取樣瞬間的不可控制因素會致使效能成績的呈現不一樣所以做功課的時候就多看看多了解這樣就跟熊用多軟體測試同一批硬體的作用一樣了,可以讓數據與效能更加接近正確。

好了,這一篇分享就分享到這裡咯!下一篇分享見啦!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外觀穩重且科技使用平順的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開箱評測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473375

兼具效能與美觀的Patrist DDR3-2133 4GBx2 博帝限量版記憶體開箱評測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434989

 手機推陳出新快如走馬燈,如何挑選一支好手機?成為重要議題!事實上好手機的定義因人而異,所以熊直接分享華碩ZenFone 6開箱使用三個月的心得供大家 參考!

 面對新的環境與競爭讓你茫然?慌恐?不用怕,用數位時代新鮮人的起手勢來面對,合宜的iT3C設備與你一起迎接挑戰,第三勢「MSI S100」超輕薄時尚分離式平板筆電開箱實測分享!

 多介面多功能的WiFi無線音響興起,越用越好用的Phorus PS1 Speaker開箱實測分享,有線無線與藍芽、安卓iOSPC一機搞定!

 面對新的環境與競爭讓你茫然?慌恐?不用怕,用數位時代新鮮人的起手勢來面對,合宜的iT3C設備與你一起迎接挑戰,第二勢「Tenda F306300M多功能迅雷下載機開箱實測分享!

 開箱騰達FH303實測,發現安裝設定超簡單、性價比超高、瞬間增強訊號超神奇,重點是還可以讓網路超速……這太神了吧!

 速度追求無極限,升速家庭光纖、開箱NETGEAR NIGHTHAWK X4 R7500 AC2350夜鷹戰機無線路由器及A6210實測,讓數位家庭生活更愜意,享受更快、更穩、更方便的網路!

 掌握電競關鍵元素延續戰績2014技嘉GAMING主板G1.Sniper H6火紅上場,開箱搭配intel i5-4670KWindows 10下實測驚見意外高分!(電競系列文之二)

 符合滑世代新、速、簡原則,好用的UI與豐富多元的雜誌內容,免費的滑雜誌app果然猴腮雷~(夠犀利),讓你雜誌免費看到飽!

 

歡迎前往 按讚 加入 台灣熊生活部落 臉書互動園地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在寫「火箭隊Rocket出擊Barracuda + SSD + RocketCache團隊作戰展現效能」這一篇測試文章的時候很感謝Kingston提供了援助而且是效能表現相當傑出的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 SSD三顆,沒有Kingston的大力支援這一篇文章就要靠三顆不同廠牌的SSD來完成,雖然一樣能夠完成但是效能與版面可能就沒辦法那麼好看。

.K01

圖 K01 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

感謝讀者與廠商的支持與協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寫一篇以她為主角的開箱文來跟大家共享讓需要知道他的長相與性能的人能夠多一點資訊可以了解他。

 

 

包裝外觀

這次的包裝感覺有點借用蜘蛛人的風味,整體配色加上右下角的隱約紅人頭讓人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當紅的蜘蛛人。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聊聊HDD與SSD

最近關於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的新聞與相關訊息還真的是不少,當然還有熊自年初的CacheHybrid獨家開箱起到七月提到的RocketCache 3240X8等等HDD+SSD進行Hybrid運用的一系列文章,推波助瀾的還有UltraBook幾乎清一色都有加入SSD(8GB或20GB)利用IRST技術啟用Hybrid效能快速開關機,而肇始這一Hybrid風潮的無庸置疑Seagate Momentus XT是一個關鍵,他將Hybrid的意念具體簡單的落實並將效能呈現於世人之前,所以觸發了大家正視與將早已預置在主機板上的HDD+SSD Hybrid開始啟用,當然SSD的適時降價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B01

B01 Seagate Momentus XT 因為受歡迎已經邁入第二代 Momentus XT 750G

SSD區分有SLC與MLC兩個主流,速度、壽命與價格分置於兩個極端,Momentus XT敢內建於(包裝在單一機體內)是因為採用長壽的SLC SSD所以容量在一代只有4GB二代才放大到8GB,經過實測效能還真的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只是價格與容量還是讓Momentus XT 750的市場暫時只能侷限在一個區塊之內。

 

高效能與大容量是大家的冀望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為了改善網路效能,迫不急待的撕開包裝只是剛好而已!

B00-1

2012年的暑假熊著實做了不少節能省碳與提升效能的事,這些大都是具有爽度的除了…internet頻寬提升一事,感覺花了錢可是卻”看不到”感受不到錢花下去的效果,這是要找NCC還是要找Hinet抑或是Seednet?

看倌可能一頭霧水,說真的熊自己也覺得不應該是這樣所以拿出多年的經驗開始檢查是哪裡出問題了,先確認問題是不是在自己的網路設備與環境中出了甚麼狀況確認不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問題的占比之後再來找人家處理處理吧!

.B01

B01 如圖所示明明就已經連線上去了卻送熊一個404…XD。

.B02

B02 不然就乾脆送熊驚嘆號!

問題是發生在熊的無線AP?這無線AP分別是seednet的WAGALY系列與D牌的老資深無線AP難不成他們兩都要告老還鄉?D牌的是真的很久了連天線座都已經鬆脫無法直立就准其退休,SEEDNET的WAGALY兼具網路電話功能當然是不准退而且還要測試一下用他上網到底是提供了熊多少的”流量”頻寬哪!是不是白白燒了熊的血汗錢。所以在要進行設備更換之前先來做一下前測建立數據好知道改善的效益值不值得,也順便分享給有相同疑問或問題的網友參考。

那就先測試一下有線網路的連線速率測試吧!

因為線路是中華的,所以測試一就用Hinet連線速率測試功能,另外網路是Seednet的所以測試二就採用遠傳大寬頻連線測試功能,再來找了以前熊常用的Mcafee的Internet Connection Speedometer做為測試三,就直接看看前測的結果吧。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快樂~有時候是很容易的,不一定是要花大錢才能滿足自己,尤其是在3C資訊商品上面。

手邊的acer aspire 4830TG是一年多前(剛好在Ultrabook醞釀很久遲遲不上市的前夕)才購入接替前一台acer TrevalMate 3260筆電的,入手以來一直很滿意即使UltraBook上市後熊仍然對這4830TG感到滿意與滿足……直到UltraBook II出來XD。

追求效能的提昇與資料安全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還記得前面分享的一篇文章吧!

.X01

X01 經過一番測試確認先前沒有驟然換上Momentus XT 500G是對的,因為Seagate Momentus XT 750GB雖然只是比前一代增加4GB SLC SSD但是在這一共8GB SLC SSD的加持之下Momentus XT 750的效能是碟型硬碟中最好的。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常常測試東西寫文分享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或是參考的價值,最近熊想把手邊的筆電升級,想要8GB變成16GB這是記憶體的部分,硬碟想要快一點尤其是玩過幾台UltraBook像是Dell、Samsung、acer尤其是acer的開機速度讓熊有極為心動的感覺,可是熊的筆電才換一年而已...要再換新機...家裡女王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換7200RPM的硬碟應該是唯一途徑了,這時候Hybrid硬碟當然就也是選項之一...。

下決定之前熊當然跟大家一樣先上網路來爬爬文做做功課囉,這時候發現意見與問題還真是多,像是對5400RPM與7200RPM效能差異?Hybrid硬碟效能的疑問?Seagate Momentus XT 500G 與 Momentus XT 750G效能差異?容量差250GB 內建SLC SSD差4GB值不值得升級?還有看了Seagate Barracuda 單碟1T 1GB硬碟ST1000DM003的效能測試後有網友開玩笑說筆電裝Momentus XT 750G不如ST1000DM003等等,還有印象中有人看2.5"硬碟應用越來越多表示3.5"硬碟會被2.5"取代...。

OK,這些疑問有些熊依過往經驗就可以回答,有些在網路上蒐集不同文章應該就可以有答案,只是這耶文章因為分別在不同平台測試還有可能只要測試的項目與軟體也不盡相同,所以之間可能都會有一些落差或是對比不上的誤差存在,所以讀者還是會有一些疑問存在,所以熊決定做以下實驗來產生數據對這些疑問進行合理與相同平台的比較,提供自己與大家作為選用硬碟不管是筆電選2.5"Hybrid或非Hybird,還是桌機選3.5"單碟1T還是2.5"Hybrid都應該可以參考本篇文章然後做一個符合與適合您的需求的選擇。

先介紹主角出場:

.S01

S01 四顆2.5"硬碟分別有Hybrid與非Hydrid,Hydrid都是7200RPM,非Hybrid是5400RPM有Seagate 640G與WD 320G。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過ICY BOX IB-553的引薦之後對ICY BOX這個屬於德國的品牌有深一層的認知,對強調德國工藝的做工與設計也有了體驗與認識,所以當然就要深入挖掘這些屬於科技人的大玩具咯!

上回分享的IB-553是3 Bay的可抽取可熱插拔內接儲存硬碟裝置,搭配Rocketcache3240x8這張卡如果想要一個SSD幫三顆HD組成Hybrid或是三顆SSD協力幫一顆HD做加速組成Hybrid那3 Bay的IB-553鐵定是不能將4顆SSD或是HD都一起裝在儲存裝置裡面的,所以就因此需求特別找出了ICY BOX IB-554 與 ICY BOX IB-555 這兩個分別是4 Bay 與5 Bay 的可抽取可熱插拔內接儲存硬碟裝置。

在這一篇分享中將分享以下幾個階段的內容: 1. ICY BOX IB-554開箱。 2. ICY BOX IB-555開箱。 3. ICY BOX IB-554 與 ICY BOX IB-555 比較。 4. ICY BOX IB-554 搭配Hitachi 2TB硬碟四顆進行效能與耗電量的測試。 5.ICY BOX IB-553 / IB-554 / IB-555 全家福與簡單差異呈現及最後的測試心得分享。

 1.ICY BOX IB-554開箱 

ICY BOX IB-554包裝外觀與規格資料

F01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居家安全,多少善男信女去媽祖廟燒香跪拜祈求,祈求媽祖能保佑家裡的安全,尤其是出海討生活或是離家遠赴天涯海角經商打天下還是負笈千里糗取功名的子弟,無不希望能有媽祖身邊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天將的能耐,這樣就能在千里之遙萬里之遠還看的見自己的公司與家園聽得見熟悉的聲音...。

原本一切是那麼的無奈……直到發現 Edimax IC-7100W Cloud Wireless IP Camera,沒錯訊舟的雲端網路攝影機改變了這一些不安與渴望,他替代了千里眼與順風耳的功能,當然沒有替代對媽祖的崇敬與祈禱家人家園公司工廠的虔誠祝禱與期盼。

.I01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等待是值得的、尤其是在等待的過程中也享受到技術升級的額外犒賞,這樣的愉悅與爽度真的只有實際體驗還有特過文章跟您共享才能體會與再回味。

先看一張大家比較有感的圖片吧、這一直就是每天用電腦的人所希望追求的方向。

.I01_thumb

圖I01 ↑ 開機10秒鐘就進入logon登錄畫面、18秒進到桌面,開機幾乎不用等。

 

是的~利用開機時間去到一杯咖啡的人抱歉啦!按下電源開關10秒後就要您輸入登入資訊啦~不用登錄程序的人也應該很開心、因為按下電源到桌面開機完成連30秒都不到,相信這樣用起電腦來一定很開心。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上大家都在講現在硬碟的價格回來到一個有誠意的價位了,經過實際查訪了一下也確實是如此、尤其是最近被熊關注的Seagate  Barracuda 1000GB 這一顆單碟1TB的硬碟,說真的…要架熊自己專用的資料伺服器、最好能有Web功能可以建部落格、還要有FTP以及相簿功能,最好還要有VPN讓熊可以由遠端進行一些...,重點是要能備份每天帶在身邊的隨身硬碟的資料、還有能將NAS的資料定期備份到外接的2TB硬碟裡…熊這麼囉嗦與多樣的需求…不是沒有、但是熊還希望是簡單設定、使用容易、體積小之外價格還要親民又省電,這下難找了吧!

去一趟Computex沒想到遇到貴人、她可以先拿一台讓熊玩玩看試試看,這真的是參觀展覽飛來的福音!只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玩過後要教她從頭到尾完成這台NAS的功能建置與啟用,這張好人卡熊心想太簡單了、但是…就怕消化不良,您看下去就知道了。

講了半天…忘了介紹主角出場!

QNAP TurboNAS TS-212

封面標得很清楚就是All-in-one NAS Server for SOHO and HOME Users

.Q01

Q01 TS-212

進階備份方案這一項熊一看就喜歡,自動同步備份、立即備份、排程備份,還有還有雲端備份跟Apple的時光還原備份…真的假的,會用NAS的人最重視的就是資料安全…如果真能兼顧現地與異地還有異質與雲端備份,那真的是不得不豎拇指的好產品。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寫這一篇分享文的時候、有經驗的部落客應該就知道...這是件很累而且需要時間、空間與…,因為產品與待測元素還有時間通常不一定是能夠配合在一起的,所以很累也很麻煩!

那為何要寫…?基本上興趣是其一、讀者的回饋是其一、廠商或是媒體的正面激勵與肯定,當然好奇與求知及"鐵齒"相要探求事件的真相!也相信…網路上還有POWERUSER/玩家與對iT資訊3C科技有興趣的讀者會跟熊一樣想知道這些廠商所宣稱的高新科技是不是真如他們的宣傳與文宣所講的是一樣的 ? 數據與功能是不是像行銷人員講的 ?  還有一些廠商沒講的事…? 或是延伸的應用與整合使用的經驗分享與建議!

其實~看過熊的分享文章的人應該也能發現與體驗到、熊寫這些分享文章就是打心裡面希望看熊文章的人能夠獲得一些知識或是心得,所以那怕是綠豆般小的細節也都儘可能認真的測試與描述、就是希望讀者能有所收穫,所以再累也是要鋪排與努力測試與寫文章的。而這也是對支持熊的所有人最好的回報!

 

好~講很多...沒有圖是不符合現在媒體與文章的特性、反正遲早要開箱他…因為今天的主角(文章篇幅最多)是他→OCZ Vertex4 128GB所以就請他出場吧!

V01

V01

好繼續往下~

文章標籤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