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講”友善使用環境”、強調”使用效能”(優使性),但是你的電腦資料安全保管與交換及整理的”友善環境”您建構了嗎?想要提升操作效能換SSD與其他裝置,但是資料的安全性與交換便利性這些會影響整體觀作環境的”使用效能”(優使性)您注意到了嗎?

.R00

圖 R00 打造2.5吋裝置最友善使用環境與提升SSD可靠度就是這組合。

.R01

圖 R01 RAIDON努力打造儲存裝置可靠友善與透通的環境。

所以在這一篇中您可以回憶一下InTank iS1010-2S-S2還有看到InTANK iS2420-2S-S2與R2420-B3的開箱文以及R2420-B3的效能與使用測試。

 

 

科技在變~環境在變~好還要更好

時代在變遷技術在變使用習慣與環境也在變,還記得才剛剛開箱過的GRone機殼嗎?他有著8顆硬碟的胃納量與考慮到3.5”/2.5”硬碟的交替安裝需求,還有普具創意的機頂停機坪(SATA外露接頭),對很多人應該很有幫助但是對於使用電腦環境的空間不大的使用者這大機殼優點就變缺點、要用內接那八個硬碟槽要打開側蓋,這對要交換資料需求的人可能就不方便了,所以GRone很聰明的增加了停機坪設計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R02

圖 R02 GRone提供的外露SATA介面對資料交換需求一族是有幫助的。

但是接下來就是三個問題:1.同時要對兩個硬碟進行資料交換或是整理…一個槽不夠用。 2. 預算或是空間不許可。 3.現有電腦不適合換機殼者。這時候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

 

 

還記得兼顧3.5”與2.5”的 iS1010-2S-S2嗎?

時間真的是飛快轉眼已經是中秋,過年前後分享過的CacheHyBrid的獨家開箱也許有人已經不記得了” 台灣獨家搶先開箱高新科技!入門規格主機也能五秒高速開機、開箱CacheHybrid!”,不過文章中的iS1010-2S-S2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用的硬碟抽取裝置。

.R03

R04

圖 R03-R04 RAIDON InTank iS1010-2S-S2硬碟抽取儲存裝置

這裝置先前已經開箱過這裡就不多佔篇幅,iS1010-2S-S2就是兼顧3.5”與2.5”的硬碟與2.5”SSD可以使用的儲存抽取裝置,利用iS1010-2S-S2來將資料存入機內的硬碟或是2.5:與3.5”裝置間”同時””互相”交換資料也是很方便的。

.R05

R06

圖 R05-R06 RAIDON InTank iS1010-2S-S2硬碟抽取儲存裝置裝機示意

 

 

2.5”儲存裝置友善環境到來

看過前面的iS1010-2S-S2就知道儲存裝置衍生設備隨著儲存裝置主體硬碟與SSD等等的容量及磁密度或是晶片顆粒技術的提升不只在容量上直接有了提升,在尺寸上也產生了變化……2.5”的普及速度已經是漫開來了,所以使用習慣也跟著有了變化3.5”幾乎都較少攜行了接替的當然是輕巧不佔空間的2.5”硬碟……當然也包括2.5”SSD,所以資料交換需求的產生與用來改善現有桌機的資料進出關口就有了InTANK iS2420-2S-S2這樣的Dual-2.5”裝機式儲存裝置抽取設備。

 

接下來就是先來看RAIDON InTANK iS2420-2S-S2的開箱文部分!

 

 

RAIDON InTANK iS2420-2S-S2 包裝外觀

iS1010-2S-S2是3.5”與2.5”的組合裝置、iS2420-2S-S2則是2.5”與2.5”的組合裝置。

.R07

R08

R09

R10

R11

圖 R07-R011 同系列有iS2420-2S-S2 / iR2420-2S-S2共用包裝

 

 

InTANK iS2420-2S-S2開箱

開箱實證之前由圖R09就可以了解iS2420大小就跟3.5”硬碟一樣的大小,以相同大小空間塞進2顆2.5”硬碟還要兼顧支援JBOD與RAID(iR2420)功能以及進退碟機制真的感覺不容易。

.R12

R13

圖 R12-R13 iR/iS24202S-S2 是免用Tray的直接插拔式設計

 

 

InTANK iS2420-2S-S2 外觀巡禮

因為iS2420-2S-S2不只體積如3.5”大小硬碟一樣連第一組硬碟的SATA接頭及電源的位置也都跟標準3.5”硬碟位置一樣……相信這樣也衍生了多一些想像空間(iR2420更是),iS2420-2S-S2另外還有第二顆硬碟的SATA接頭而他不需要另接電源是跟第一組SATA接頭共用電源接頭。

.R14

R15

R16

R17

R18

圖 R14-R18 InTANK iS2420-2S-S2各個角度

iS2420上層是HDD-0是單獨獨立的SATA接頭那一個還有兩邊的機體是有一些些不同的。

.R19g

圖 R19 InTANK iS2420-2S-S2的開啟面板是採用按壓式的。

.R20

圖 R20 那小小的孔是用來透露HDD運作狀況用的。

.R21

圖 R21 窺視一下InTANK iS2420-2S-S2的內部介面。

.R22

R23

R24g

圖 R22-R24 InTANK iS2420-2S-S2 裝機示意還有退碟機制展示

 

 

SSD高速但是目前還是用起來心驚驚

用過SSD的使用者初期普遍都會說”回不去了~”,但是其中一部分經過一段時間還是會回頭去使用碟型硬碟、另一部分是只把SSD當作系統硬碟使用,資料還是存在碟型硬碟之中,另一部分使用者是增加像是Backup Plus這樣的外接硬碟加倍份軟體組合的機制來使用,但是有沒有發現都是”專注”在資料安全上的配套與作業措施,難道不能有一個兼具”實用效能、安全與輕便攜行的裝置”可以滿足需要較好的反應與使用的可靠的裝置來用嗎?

.R25

圖 R25 還記得MR2-WBS2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

科技的變化真的讓人…不只令人以捉磨…跌破眼鏡只是剛好而已,幾個月前開箱與測試專為MAC而生的STARDOM MR2-WBS2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之時SSD還在由64GB正要當道且漸次轉為128GB之時,所以基於實用性大家(當然包括熊與設備廠商還有廣大的使用者…)想到的都是使用碟型硬碟來搭配作為RAID 1(資料安全)或是利用碟型硬碟較高的可靠度來搭配使用RAID 0來壓榨出較為高一點點多一些些的效能來給移動工作者或是筆電攜行族群使用,而在幾場網聚的場合中學也將開箱MR2-WBS2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其中當然不乏眾多PC使用者…所以對MR2-WBS2只支援USB 2.0覺得甚是可惜。

 

 

支援USB 3.0的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來了

熊常常講當一個部落客或是評測人員不只是要發掘產品的優缺點,還要了解與設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與環境而這樣做可以幫大家看出產品的價值與著力點相對的可以使使用效能(優使性)達到一個較佳的情形,熊這小小咖都得如此考慮廠商當然就要更用心咯…所以聽到網路與網聚現場大家的意見推出支援USB 3.0的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也是合理的事。

.R26

圖 R26 RAIDON Runner R2420-B3 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

 

 

RAIDON Runner R2420-B3包裝外觀

RAIDON推出的這個新的支援USB 3.0的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不只傳輸介面是新的USB 3.0連產品系列都是新的Runner系列(熊之前沒見過),另外就是手上這一款設計上採用銀色本體面板滾綠邊感覺較為活潑對外出或是移動工作者來講有陽光效果。

.R27

R28

R29

R30

圖 R27-R30 RAIDON Runner R2420-B3 包裝上還強調 Energy Saving …

Mac新機也開始支援USB 3.0所以這樣的設計應該多少有受到影響。

SSD/HDD 都是適用9.5mm厚度的,硬碟槽採用無硬碟匣設計還有強調節能設計,另外因為採用USB 3.0的傳輸介面所以能將傳輸瓶頸由USB 2.0中解放出來,這可以由圖R28可以看出來,但是由R28圖中也可以看出效能僅保守的標示SATA II HDD 100+ MB/s 、 SSD 200+ MB/s 而不是期待中的400~1000上下的效能數據這應該是受限於RAID晶片是支援SATA-2所致,這數據後面會再跟大家測實證了解了解,所以提醒看到支援USB 3.0這樣的標示而期待它亮麗表現的人要留意它的用途在這裡是減少傳輸阻礙(也算是提高傳輸頻寬)還有介面支援的提供儘量將在SATA-2介面下的SSD/HDD效能儘量最佳化,讓需要這樣使用環境設備的人得到最佳的使用效益與感受,當然也期待RAID晶片廠商能多開發一些SATA-3介面的應用晶片這樣未來的日子會更加美好。

 

 

Runner R2420-B3 開箱與配件

機體不大包裝簡便但齊全USB 3.0的CABLE因為用料實在反而感覺最占空間似的。

.R31

R32

R33

R34

R35

圖 R31-R35 R2420-B3也是免用Tray的直接插拔式設計所以配件看來相對簡單

變壓器配合國際需求使用可替換式的插頭設計,由亞源科技生產型號WA-10J05R 100-240V 50-60Hz 0.3A 的輸入規格而輸出 DC 5V 2A 內正外負,所以出國攜帶只要注意電源接頭型式就可以了其他都不用擔心,這樣對攜行使用者或是移動工作者都是很便利的事。

 

 

Runner R2420-B3 外觀巡禮

前面提到Runner R2420-B3外觀設計頗為鮮活,這就進一步來瞧瞧這路跑者的長相咯。

.R36

R37

R38

R39

R40

R41

圖 R36-R41 Runner R2420-B3個角度視覺與RAID模式切換開關位置。

RAIDON Runner R2420-B3機體設計與STARDOM MR2-WBS2走向不同,不只是介面規格不一樣、硬碟匣設計不同還有厚度也不相同,RAIDON Runner R2420-B3採用較為扁平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對攜帶時的空間運用是較為便利的,還有因為也相同採用金鋁合金外殼所以協助散熱的面積相對也變大了,這樣對於幫忙將SSD/HDD的熱量快速散去是一個加分,但是也因為這樣當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摸到機體覺得”發燒”了請不用擔心這樣微微發熱的現象是正常的對以機殼來協助散熱的裝置都是如此,但是熊要強調一下R2420-B3的散熱表現真的是表現良好這可以由後面的測試進行中可以看到與驗證待會兒拭目以待咯。

.R42g

R43

R44

圖 R42-R44 RAIDON Runner R2420-B3 面板開啟也是採用按壓式。

.R45

圖 R45 一窺Runner R2420-B3內部…中間的孔還透到後面去哩。

.R46

R47

圖 R46-R47 KingSton SSD迫不及待的鑽入Runner R2420-B3懷裡。

 

 

 

實機測試

實機的測試將區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分別是:

HDD RAID 0 模式測試

SSD RAID 1模式測試

HDD RAID 1 模式測試

SSD RAID 0 模式測試

這四種模式HDD硬碟部分是使用Hitachi 2.5” 5K750-750 的HTS547575A9E384 SATA-2硬碟,SSD固態硬碟則是使用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

測試軟體部分分別是取得磁碟資訊的CrystalDiskInfo同時肩負溫度資訊的提供、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DiskMark,還有HD Tach、DiskBenchMark以及Brute Benchmark同時使用Fastcopy實測19GB檔案由Seagate ST2000DM001硬碟中拷貝至以上四種模式的外接磁碟陣列中計算拷貝時間與測試頻寬,另外SSD的RAID 0 與 RAID 1兩種模式的組合加測AS SSD Benchmark,期望能透過提供這麼多的測試數據給需要的您做最詳細的參考,但是再進一步看測試數據之前還是要強調一下運用R2420-B3搭配SSD/HDD來進行磁碟陣列乃是兼顧效能與資料安全以及攜行方便的使用環境與前提假設,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效能數據而誤導了您原本想要或是參考採用的企圖與產生混淆,畢竟極致效能不是這一個組合所追求與扮演的角色足夠的效能與符合使用的需求才是正確的考量點,測試數據是讓您對這樣的設備與對應的效能呈現更有把握與了解這樣才能避開因為介面文字或是過度的預期而產生誤解甚至誤用,費心測試就是希望需要用到的人可以正確了解這裝置與組合的定位進而正確與安心的使用!

 

 

測試平台規格

這次的測試平台如下圖所示。

.R48

圖 R48 測試平台是不久前分享過的ECS + intel 平台組合。

ECS Z77H2-A2X

Intel i7-3770K

Team DDR3-1333 4GBx2

Seagate Barracuda ST2000DM001 2TB硬碟

ASUS DVDRW

Tt Contac 30 CPU散熱器

INWIN GREENME 750 POWER

INWIN GRone 機殼

Windows 7 64位元旗艦版 無安裝防毒軟體

 

 

接下來就是實機測試過程

R2420-B3預設為RAID 1模式,這樣做基本上展現的是以資料安全為優先的考量,所以熊就以安全搭配效能安排呈現測試過程換句話說這也是熊推薦的配用順序,講究效能的就優先選用SSD RAID-1 或是 HDD RAID-0模式,若有預算或是容量考慮要兼顧那當然就再把HDD RAID-0模式往前提升一個優先順序,所以熊接下來就先由HDD RAID 0 模式測試先呈現。

.R49

R50

R51

圖 R49-R51 R2420-B3的接線與RAID模式切換及作業中的燈號呈現。

 

 

HDD RAID 0 模式測試成績

.R52

R53

R54

R55

R56

圖 R52-R56 HDD RAID-0組合應該是兼具容量價格效能與安全的組合了。

 

 

SSD RAID 1模式測試成績

.R57

R58

R59

R60

R61

R62

圖 R57-R62 SSD RAID-1 組合應該是可以讓SSD安全與考靠度提升的效能組合了。

 

 

HDD RAID 1 模式測試成績

.R63

R64

R65

R66

R67

圖 R63-R67 HDD RAID-1 模式應該就是對資料安全最最安全的選擇。

 

 

SSD RAID 0 模式測試成績

.R68

R69

R70

R71

R72

R73

圖 R68-R73 SSD RAID-0 是這裡面效能呈現最佳的組合。

 

 

測試心得

經過上面的測試過程相信您應該心裡有譜了,但是熊這裡還是將一般大家重視與常見的CDM與ATTO成績做了一下統計圖表,由圖表中可以看出SSD RAID-0組合確實是裡面成績最優異的,但是因為受限於SATA-2介面的關係所以沒有內接SATA-3成績來的亮眼但是也因為借重USB 3.0介面的功勞所以沒有被USB 2.0的頻寬限制拖累。

.R74CrystalDiskMark

R75ATTO DISK Benchmark

圖 R74-R75 CDM與ATTO效能統計圖表

同時統計數據也顯示如熊的預期與推薦SSD RAID-1 與 HDD RAID-0的效能表現都能比內接的硬碟來的優秀或是相當,這樣對筆電攜行使用者或是移動需求工作者來講是一大福音因為這樣甚至可以直接在R2420-B3外接磁碟陣列組上進行讀寫編輯與轉檔或是資料移轉時縮短移轉需要的時間,這一點也可以由下面的圖R76的Brute Benchmark 統計圖得到印證。

.R76Brute Benchmark

圖 R76 Brute Benchmark 效能統計圖

由Brute Benchmark的測試也可以清楚看到在這裡採用SSD RAID-0的組合雖是效能最高但是卻高不了多少而且失去了提高可靠度與使用的安心度與安全感,所以除了得到SSD容量加倍的好處外看不出特別需要這樣使用的誘因。

另外熊也很務實的做了COPY測試,一如熊的預期與推薦SSD RAID-1 與 HDD RAID-0的組合還是優先推薦使用的兩種組合,前者兼具安全與效能、後者C/P值高容量大費用低是優勢,所以就看使用者需求來選擇。

.R77FastCopy

圖 R77 Fastcopy看看傳輸的效能是較務實的測試。

而高安全使用者當然還是採用HDD RAID-1組合還有除非是拷貝20GB資料的時間連兩秒都需要爭取的使用需求那當然就是用SSD RAID-0的組合不然熊是不會建議為了比RAID-1多出那2MB/s(以Fastcopy測試數據比較)在一樣享受SSD的高速效能下卻失去提高SSD可靠度的機會,這一點建議提供大家參考!喔~對了...溫度的表現基本上來講就在32~45℃之間所以這樣的鋁合金機殼及設計方式是OK的啦表現算是不錯喔。

這一篇就分享到此咯,下一篇分享再見啦!

 

 

 

參考資料

台灣獨家搶先開箱高新科技!入門規格主機也能五秒高速開機、開箱CacheHybrid!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87533228

別人品茗博弈我們哈茶聊組新機該注意的事,小茶栽堂桂花烏龍好喝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984106

兼顧水冷裝置與多風扇設計需求的IN WIN迎廣GRone機殼開箱實測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796041

資料的安全無價!開箱STARDOM MR2-WBS2可攜式迷你磁碟陣列、實際驗證行動資料守護者!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89904439

外觀穩重且科技使用平順的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開箱評測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473375

開箱五款市售2TB 3吋半大容量的硬碟效能評測

http://gric.pixnet.net/blog/post/92501187

arrow
arrow

    硬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